上肢與足踝外科(骨傷一科)
玉溪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骨傷一科(上肢與足踝外科)是國家中醫(yī)藥管理局“十一五”重點??乒莻频亩壏挚?,秉承中醫(yī)正骨手法學術思想及臨床技藝,以傳統(tǒng)“正骨八法”結合我院骨傷一科系列制劑外用內服治療各種骨與關節(jié)、軟組織損傷疼痛等。我科充分發(fā)揮了中醫(yī)正骨手法,閉合復位、小夾板固定,動靜結合、內外用藥的長處,具有安全簡便、損傷少、合并癥少、骨折愈合快、功能恢復好、節(jié)約費用等優(yōu)點,療效居省內先進水平。
近年來,在傳承中醫(yī)正骨手法的基礎上,引進國內外的最新診療技術,開展了閉合穿針、支架外固定、帶鎖髓內釘、手足顯微外科修復重建等現代微創(chuàng)手術,拓展了治療的手段,進一步提高了療效。科室因人、因時、因地制宜,辨證施治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,應用我科特色中藥制劑,結合理筋按摩手法、手法牽引、關節(jié)松動訓練、中藥煎膏調配、紅外線治療、中頻脈沖電治療、中藥封包、中藥薰蒸、中藥熏洗等方法,治療上肢、脛骨結節(jié)以下、足踝損傷等疾病,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骨傷一科(上肢與足踝外科)中醫(yī)特色治療項目
小夾板固定
小夾板固定是骨折外固定技術中比較常用的方法,適用于四肢長管狀骨閉合性骨折,應用時只固定骨折部位而不包括上下兩個關節(jié),上下兩個關節(jié)不會僵硬,解決了“靜”與“動”,“局部”和“整體”的對立統(tǒng)一關系,既能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,又能使骨折兩端關節(jié)適當的活動。
手法整復
手法整復是針對閉合骨折或脫位,通過醫(yī)師的手法復位,恢復骨的連續(xù)性或關節(jié)的復位,輔以石膏或小夾板固定,達到治療的目的。手法整復包括拔伸、旋轉、屈伸、提按、端擠、搖擺、觸碰、分骨、折頂、回旋、蹬頂、杠桿等手法。
外固定架固定
外固定架固定是將骨折遠近兩端用骨針或釘穿過,在皮膚外將穿過骨折兩端的骨針固定在外固定架上,從而達到使骨折對位和固定的目的。適用于開放性骨折、骨不連、肢體延長術、多段骨折、不穩(wěn)定粉碎性骨折、關節(jié)融合術等。
石膏外固定
石膏外固定是將石膏繃帶卷平放于30-40度的溫水桶內,待氣泡出凈后取出,醫(yī)者以雙手握住繃帶的兩端,擠去多余水分,平鋪后放置棉紙作為襯墊,包在需要固定的肢體,待石膏干后達到固定的目的。適用于骨折和關節(jié)操作的固定、骨與關節(jié)結核、化膿性炎癥等疾病。
骨傷一科(上肢與足踝外科)中醫(yī)特色療法在骨傷疾病中的應用
艾灸法
艾灸法是用純凈的艾絨卷成圓柱形的艾卷,點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種技術操作。以達到溫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、祛濕除寒、消腫散結、回陽救逆。適用于慢性虛弱性疾病及風寒濕邪為患的疾病,如風濕疼痛、肢體麻木等。#p#副標題#e#
拔罐法
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,利用燃燒排除罐內空氣,造成負壓,使之吸附于腧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,產生刺激,使被拔部位的皮膚充血、瘀血,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。適用于風濕痹痛、腰背痛、軟組織損傷等。
針 灸
針灸促進骨折愈合機理作用是促進和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、促進成骨細胞的增殖與分化、促進損傷軟組織的修復、提高骨中礦物元素的含量和調整內分泌系統(tǒng)。針灸從促進局部血腫吸收機化,改善血液流變學狀態(tài),加快毛細血管增生等方面改善局部微循環(huán),可使缺血的骨折斷端有良好的血液供應,從而起到促進骨折愈合的作用。
刮痧法
刮痧法用邊緣光滑的嫩竹板、瓷器片、小湯匙、銅錢、硬幣、玻璃,或頭發(fā)、苧麻等工具,蘸食油或清水在體表部位進行由上而下、由內向外反復刮動,用以治療有關的疾病。刮痧療法的適應癥十分廣泛,涉及骨傷科疾病。此外,還有預防疾病、養(yǎng)生保健的作用。
敷藥法
敷藥法指將新鮮中草藥切碎、搗爛,或將中藥末加輔形劑調勻成糊狀,敷于患外或穴位,具有舒筋活絡、祛瘀生新、消腫止痛、清墊解毒、拔毒等功效。
推 拿
骨傷一科在臨床上運用推拿療法治療骨傷科疾患,建立“筋骨整體觀”的指導思想,推拿療法是以力為特征,解決四肢骨組織結構、軟組織及關節(jié)的穩(wěn)定性問題,是推拿治療干預此類疾病并取得良好療效的切人點,骨關節(jié)為軟組織提供框架支撐和三維空間運動軌道,而軟組織則為骨關節(jié)提供連接、穩(wěn)定和動力功能,兩者在生理上相輔相成,在病理上相互影響。當有急慢性損傷時,傷骨必然連及筋肉,傷筋則肯定影響骨關節(jié)功能,所謂“傷筋動骨”即是此意。骨組織結構、韌帶、關節(jié)以及脊柱的椎間盤構成了脊柱和四肢、軀干的靜力性穩(wěn)定結構,形成機體的內源性穩(wěn)定;肌肉與相應軟組織構成了脊柱、四肢和軀干的動力性穩(wěn)定結構,形成了機體的外源性穩(wěn)定。(通訊員:李曉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