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十字救護員,從我做起
從學醫(yī)的那天開始,我就與紅十字結下了不解之緣。白底紅十字代表著生的希望、愛的溫暖,以及沒有歧視、平等的人道主義光芒??粗@白底紅十字,我熱血沸騰,想像著自己成為一名光榮的紅十字救護員,肩負著救死扶傷的使命,去踐行人道、博愛、奉獻的理想。
然而現(xiàn)實生活中,我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紅十字救護員嗎?
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,在一個冬天的晚上,我在商場里閑逛,忽然看見一名女子倒在了試衣鏡旁。人群中有人在喊:“快撥打120急救電話!”也有人說:“有懂醫(yī)的嗎?快過來看看!”大家是多么希望有一位專業(yè)人士前去救助。但當時我的心跳在加快,手心在冒汗,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?我能處理得了嗎?就在我猶豫了十幾秒鐘之后,那名女子自己醒了過來。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,但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自責,假如當時因為我沒有施以援手而導致她錯失搶救的良機,那么給我留下的將是終身的遺憾。作為一名紅十字救護員,我為我的膽小而感到羞愧。然而,十多年過去了,在紅十字會的培訓和歷練下,我自信已有能力接受這樣的挑戰(zhàn)!
就在我們的媒體大肆討論老人倒地該不該扶、怎樣去扶的時候,我們不禁在思考:難道我們的良知需要一些承諾和保護才能得以兌現(xiàn)嗎?難道紅十字救護員救人的本能需要遲疑和討論嗎?
不!我身旁的兩位同事,兩名紅十字救護員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了我們一個響亮的回答!
那是2012年7月5日的下午,我們醫(yī)院的兩名護士李迎春、林江艷在撫仙湖邊游玩,突然看見沙灘上聚起了一群人。憑著紅十字救護員的敏感,她們迅速沖了上去。只見一名游泳的男子倒在沙灘上,全身青紫、意識喪失。于是,沒有片刻的遲疑與猶豫,她倆迅速對男子展開了急救,清理口腔異物、控水、吹氣、按壓,一氣呵成,仿佛沒有經(jīng)過彩排的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動人。人們紛紛拍手叫好,待這名男子恢復意識后,她們又從附近的賓館拿來開水和被子為他保暖,并輕聲細語地安慰他,直到二十分鐘后120的救護車將他接走。有人用手機拍下了這感人的一幕,發(fā)到了網(wǎng)上,取名為沙灘上“最美的風景”。網(wǎng)友們是這樣評論的:雖然她們沒有穿白大褂,雖然她們不是溺水者的親人,但她們這種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。然而事后她們是這樣講的:我們是經(jīng)過培訓的紅十字救護員,救死扶傷是我們的本能。
是啊,作為一名醫(yī)務人員,普及急救知識、培訓急救技能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。遇到危險的時候,更應該挺身而出,勇往直前!只有在黨中央及紅十字會的號召下,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紅十字救護員的隊伍中來,那么,當危險來臨的時刻,當不幸降臨的瞬間,就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勇敢地站出來,大聲喊:我是紅十字救護員,讓我來!